人工肝与肝移植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如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中毒性肝损害、代谢性肝病及肝肿瘤等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障碍。当发展到不能维持人体生命必需时,会出现肝功能衰竭的表现,如严重的肝昏迷。此时肝脏内的大部分肝细胞已变性、坏死,从而导致机体内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有害物质的堆积,只靠现有的病因疗法、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多不能奏效,病死率相当高。
肝脏移植为这些饱受肝病病魔折磨的患者带来了第二次生命,但很多患者在等到合适的供体器官前就因为严重肝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面对这类病人,医学家们想到了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做成一类似肝脏的装置来替代患病的肝脏,作为肝移植前的过渡治疗。人们把这种应用现代医学技术,替代肝脏功能的体外装置称之为人工肝。所谓"人工肝",简单地讲就是将病人的血通过这种装置,一方面去除血液中的各种大小不一的有害物质,另一方面将人体吸收的物质合成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的物质后再输回到病人体内。用它担负起暂时辅助或完全代替严重病变肝脏的功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代偿肝脏的代谢功能,直至进行肝脏移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对多名晚期重症肝病患者肝脏移植围手术期进行人工肝治疗,不仅为患者赢得了肝移植前的宝贵时间,还对提高移植成功率起到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有了人工肝的帮助,很多严重肝功能衰竭,甚至重度肝昏迷患者都可以接受肝脏移植,从而获得新生,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人工肝脏并不能完全替代肝脏的所有功能,因此,人工肝只是起到了肝移植前过渡治疗的作用,要想靠人工肝长期生存,目前尚无成功报道。
人工肝知识简介:Sorrentino在1956年首先提出了人工肝脏的概念,他用新鲜的肝脏组织制成肝脏匀浆,并证实其能够代谢水杨酸、巴比妥和酮体,并能将氨合成为尿素。其后,人工肝脏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应用肝脏匀浆进行半透膜透析、血液透析、应用动物的肝脏进行体外灌注,应用离子交换树脂以及活性炭吸附,发展到血液透析和吸附相结合,血浆置换技术的应用,直至生物性人工肝得到广泛的研究。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但担负着机体的解毒功能,还具有合成、分泌以及对蛋白质、糖、脂肪的代谢功能。因此,理想的肝脏支持系统不仅能够完全清除体内多种蓄积的毒素,而且还要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合成和分泌需要的生物活性物质。非生物性人工肝只能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中间型人工肝如血浆置换虽能改善肝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但维持时间短暂,而生物型人工肝是现代生物膜技术及细胞培养技术结合的产物,不仅具有解毒功能,还具有一定的合成、分泌和代谢功能,因此是更为理想的肝脏支持系统。近年的组合型生物人工肝则是生物人工肝和非生物人工肝同时组合使用的结果。
|